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正在加快推进——“双碳”目标之下,国家、地方与企业的蓝图已经展开,一系列实施细则陆续出炉。近年以来,我国以制度创新实实在在践行“减碳”承诺。奋达科技作为循环经济示范区、绿色企业,先行管控碳排放,为减碳增值赋能,未来有志愿一步步实行能源管控。
2020年,奋达科技实际碳排放量低于深圳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规定碳排放量1127吨。随着公司自动化水平、物联网等技术的提升,生产效率不断提升的同时,碳排放量将稳步下降。碳排放测量范围中,直接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来源为控制权下原料、产品与员工交通运输所使用柴油叉车及公务车,能源间接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来自于外购电力、热、蒸汽或其它化石燃料衍生能源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为打造绿色科技园,奋达科技早在2008年前就开始推行十六项环保项目,采用为注塑机加装变频器,全面回收工业废料进行处理,采用透水地面建设人工湿地等措施节省能耗,保持水土。历经13年风雨后,部分举措至今仍未过时,奋达科技在发展进程中兼顾循环经济与环保,在绿色制造环境下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并陆续获评广东省“清洁生产产业”、宝安区“绿色示范企业”等荣誉称号。
2020年,我国制定了“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在中国这样一个高度依赖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超大经济体,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意味着需要进行剧烈的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转型。这不仅是对能源领域的挑战,更是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挑战。同时,也应该看到,这一挑战同时也是能源与产业经济的重要发展机遇。
未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将包括三个新的因素:低碳发展能力、企业责任担当、公司治理能力。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是国际企业看重的发展方向和价值所在。西方国家不仅将产品制造与生产的碳进行管理,还将产品使用环节的碳纳入其中,中国企业目前还没有把碳足迹作为自己的责任来来考虑,这需要企业激发探索与创新精神,积极行动融入减碳大环境。
要求企业必须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正是碳中和带来的第一重影响,仅依靠赚取廉价劳动力的价差与能源耗费为发展路线的企业逐渐难以为继。面对市场压力,传统企业必须进行更大的投入,采取更加激进的措施,做好加快能源转型规划。
气候变化敦促人类社会必须采取更大规模的行动、更积极的措施,研发更多新技术来推动碳的减少释放。目前中国单位GDP的能耗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两倍以上,在源头上节省能耗迫在眉睫,既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也减少碳的排放。减碳趋势下,企业将面临多重压力。目前,大多企业准备不充分,没有技术储备,对企业排碳量也没有概念,减碳更是无从下手。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环境、大背景下,不在减碳上有所行动,支持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在生态空间做出贡献的企业,可能面临贷不来款,或者贷款价格更高的问题。碳中和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早行动、早主动、早得益,奋达科技将把碳中和当作机遇,主动进行能源管控,从减碳环保方向探索未来发展方向。